安老服务人手

2019年11月3日

前言

安老服务人手不足已是一个多年的问题。由专业团队(包括护士、职业治疗师及物理治疗师)至护理人员(包括个人照顾员及家务助理员)人手不足,一直以来都令安老行业十分困扰。在上星期的网志中,我提到多项以加强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为重点的安老服务措施,以减低现时的服务短缺及应付新增的服务需求,但要提升服务量,便面对人手不足的樽颈。今日,我集中讨论有关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在2013年,我义务协助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进行相关调查研究,所得资料已充分反映问题的严重。一是人手严重短缺,在2012年底,前线工作的个人照顾工作员及家务助理员空缺率分别达13.8%及11.8%;二是他们过半数已年过五十,退休潮会令人手短缺更日趋严重。安老服务人手不足的问题,亦成为于2014年开展制定《安老服务计划方案》(《方案》)时的议题之一。2017年中公布的《方案》便有多项针对人手短缺的短、中、长期策略建议。

2017-19年间所采取的措施

在2017年第三季,社会福利署(社署)联同社联进行调查,发现个人照顾工作员、家务助理员及院舍服务员职级的空缺率分别为18.0%、18.8%及15.8%,明显较2013年调查所得为高。若以2016-17年度相对2012-13年度的资助安老宿位有6.4%的增幅,实际于资助安老院工作的个人照顾工作员的人数并没有增加。简单来说,在这段时间,新聘的人手仅可以填补流失(包括退休)的人手,而未能应付新增的服务需求。我们可以想像,在这些服务单位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在有增无减。

有见及此,政府于2018-19年度已增拨经常开支约3亿5,200万元,为资助安老、康复服务和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单位提供额外资源,用以增加个人照顾工作员、家务助理员及院舍服务员的薪酬,从而更有效招聘和挽留人手。

除了提供额外资源增加安老服务业前线照顾员的薪酬外,政府已推出多项措施增加相关人手供应,以及改善业界的工作条件和前景,包括推出「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启航计划) 、为安老服务业落实资历架构、推出为期五年的计划全数资助全港所有安老院的主管、保健员和护理员修读资历架构认可的训练课程,以及提供其他培训及就业服务。此外,在2018年中,社署亦联同劳工处为非政府机构举办安老服务大型招聘会。

现时人手情况

为更好掌握增拨资源后的最新人手情况,社署在2019年2月向受资助安老、康复和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发出问卷搜集有关资料。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机构使用上述由社署提供的资源总额用作增加前线照顾员薪酬的比率,在2018年12月达约九成。个人照顾工作员、家务助理员及院舍服务员职级员工的平均薪酬(包括薪金及津贴)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1.4%、8.9%及7.4%。

前线照顾员平均薪酬上升后,个人照顾工作员、家务助理员及院舍服务员职级的空缺率在2019年1月1日分别为19.0%、18.9%及19.8%,略高于2017年进行调查时的18.0%、18.8%及15.8%。

由于2018-19年度相对2016-17年度的资助安老宿位约增加10.6%,故此我们可以判断上述于2017-19年间采取的措施,有效增加非政府机构聘请护理员的数目,但仍未能追上服务增加带来的额外人手需求,导致空缺率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轻微上升。

事实上,安老业人手短缺的问题并非香港独有。较香港更早面对人口高龄化挑战的日本亦有同样问题,因此当地早就加强乐龄科技的研发和应用。香港已推出10亿元的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除推动应用乐龄科技外,亦资助服务单位试用及购置/租借科技产品。然而,乐龄科技只可减低并不可取代人手需求。

未来工作

社署已计划于来年优化启航计划,以加强吸引年轻人入行。有需要时,亦会考虑举办大型招聘会。不过,由于在未来需要不断大量增加服务供应,特别是社区照顾服务,所以在面对安老服务业人手不足的问题,政府在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的前提下,有责任考虑为资助安老服务(及康复服务)输入照顾员,否则就会如2012-13至2016-17年度期间,资源及服务名额增加了,但却没有增加人手。

我要强调,任何政策方向考虑的前提是必须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对于正面对行业转型或希望寻找有意义工作的朋友,我鼓励他们考虑透过各再培训及职业训练课程,投身未来对人手需求有增无减的安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