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

2017年09月17日

上星期我跟大家分享最新的人口推算数字带来的挑战,目的是指出整体社会应该从多方面逐步为高龄化社会作出准备。否则,若简单以现时的资助安老院舍的需求率推算,2037年至2047年的10年间,我们便要兴建共458间资助安老院1。以现时约每年建成两至三间安老院的速度,上述兴建安老院的数目看来近似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是如此,政府当然要不断努力觅地建院,亦一直多管齐下增加资助安老宿位。

大部分长者都希望能够居家安老。在《安老服务计划方案》提出的主要策略方针中,我们便要透过加强发展社区照顾服务,以期达至「居家安老」和减少住院比率。我们更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并藉提升和推广维持健康的措施,及早识别与介入等等,为长者带来健康的晚年。

要有健康的晚年,少不了老有所为和积极乐颐年。

提倡积极乐颐年有助促进长者维持身心健康,有积极和丰盛人生。为达到此目标,需要营造长者友善的环境,及容易接触的项目和服务,以满足长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交需要。这包括加强健康推广、更多持续学习或工作机会,以至推动更多提升家庭关系和跨代共融的项目。

事实上,今时今日大部分六七十岁的人士,我们简直不应以「长者」称之。我前几天出席2017「老有所为活动计划」颁奖典礼时,看见各位「哥哥姐姐」都充满活力,很多都积极参与义工服务,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绝不言老。说到这里,便令我想起去年离开我们的黄霖叔。黄霖是前立法局议员,九巴车长出身,退休后一直热心义务工作,后来加入「老有网」(长者安居协会特意为银龄人士建立的网上社交平台),成为「叻叻老师」教比他还年青的长者学电脑,后来他更参与微电影的制作,一直活跃至97岁,才静静离开我们。他的另一位老友记超伯,今年已101岁,仍是一位活跃博客,在他百岁之前仍有教年轻长者学电脑。他们正是老有所为,活到老学到学,积极人生,长者义工的典范。

1以平均每间安老院有100名资助宿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