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照顾 促进居家安老
2017年03月19日
香港人口正加速高龄化,未来世代长者将对安老服务的种类和质素有更高期望,并希望能对服务选择有更大主导权。另一方面,未来趋势长者的整体健康将会更佳,因此我们会继续透过推动「积极乐颐年」,让长者保持健康活力,减少日后接受长期护理的需要。
然而,部分长者始终会有需要接受长期护理服务。即使有这个需要,大部分长者的心愿仍是居家安老,希望在家人、朋友和邻居的照顾下,在熟悉的环境颐养天年。只要有足够的社区照顾及支援,我们可以实现长者的愿望,而毋须过早安排他们入住安老院舍。
安老事务委员会(安委会)在筹划《安老服务计划方案》(《计划方案》)时已就有关课题与持份者深入讨论。经过三个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公众及持份者意见普遍认同「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的政策方针,并认为应加强社区照顾服务。其中,不少意见指出一些因患病或意外入医院接受治疗的长者,在出院后其家人可能因工作或经济关系,未必能及时提供足够照顾,以致需要将长者送到安老院舍。很多长者纵使心里万分不情愿,亦无奈地接受入住院舍的安排。但如果我们可以在长者离院初期即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过渡期照顾和支援,再加上康复治疗,不少长者都可以在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后继续于家中安老。
另一方面,有意见认为现时长期护理服务主要集中提供予身体机能中度或严重缺损的长者,而对轻度缺损的长者的支援服务有所不足。如加强有关服务,将有助防止轻度缺损的长者因得不到所需支援而导致健康转差,而需要接受进一步长期护理服务。
安委会认同上述意见,因此在《计划方案》第二阶段报告中,初步建议政府加强为刚离开医院的长者提供的过渡期护理支援,以及加强为轻度缺损的长者提供服务。有见及此,即使《计划方案》筹划工作仍在进行,我们亦不失时机地采取行动。行政长官于今年1月的《施政报告》中宣布,邀请关爱基金拨款推行两项试验计划。
第一项试验计划是为刚在公立医院接受治疗后离院的长者提供所需的过渡期护理及支援服务。这计划将采取「医社合作」的模式,有需要过渡期服务的长者会由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转介参加。社会福利署(社署)稍后会成立一个主要由社工组成的「中央工作组」,与医管局紧密合作,为医管局转介的长者规划其出院后所需的过渡期支援服务,并安排长者透过合适的服务提供者接受服务。
政府建议计划于2018年第一季推行 ,为期三年,预计开支约为2亿2,000万元。三年内可为合共最少3 200名长者提供支援。合资格长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后,一般可按照社署「中央工作组」与医管局合作为其制订的出院支援计划在社区接受不多于六个月的过渡期照顾及支援,包括临时院舍住宿照顾及/或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
另一项试验计划,是为身体机能有轻度缺损的长者提供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社署会委托顾问设计及推行一套简易的统一评估工具,并为参与计划的服务提供者培训评估员,以客观及全面的标准识别身体机能有轻度缺损的长者及其服务需要。计划会引入个案管理模式,服务提供者会与合资格长者协商并为其制订个人照顾计划。
合资格长者可按其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者及服务组合,每位长者每月可按其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膳食服务,以至例如家居清洁、护送和购物等的家居服务。政府建议于2017年第四季推行计划,为期三年。预计开支约为3亿8,000万元,在三年内可提供4 000个服务名额。
两项试验计划皆会按用家的负担能力,制订共同付款安排,负担能力较低的使用者可获较多政府资助。劳工及福利局计划于2017年5月提交建议予扶贫委员会辖下的关爱基金专责小组考虑及提交扶贫委员会审批。
上述只是众多加强支援居家安老配套措施的其中两项新建议。政府在2017-18年度投放在安老服务的经常开支约为78.4亿元,较本届政府开局2012-13年度的约50亿元增加约57%。在2017-18年度预算开支的约78.4亿元之中,约23亿元是用于社区照顾服务。我们在这方面仍需急起直追,并会继续投放资源。
事实上,财政司司长在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预留300亿元的拨款,为将完成的《计划方案》以及未来新《康复计划方案》中提出的措施,作出前瞻性的承担,正突显出加强安老和康复服务有必要,并且继续会是政府未来的施政重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