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幼儿照顾服务质量并重
2021年9月19日
前言
在以前的社会,生儿育女的权和责都是在父母手中,就算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都是依靠社会上热心人士或组织的照顾。今天的社会已不再是如此。有人认为理想中的社会,生养之权在父母手,而养育之责在政府;生育儿女除应获得奬赏外,政府更应向父母发放工资。还有另外一种想法,有人认为儿童都是社会的儿女,父母生育子女,必须先获政府认证和批准;政府如不满父母的表现,可取消其认证,将子女交予合适的人士托管。
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价值观,在所难免,甚至可代表社会的多元化,可能是好事。不过在制定政策时,除了要先处理这些分歧,更要因应社会时势和价值观的转变从而调整政策。因此,现届政府就幼儿政策,作出了多项重要的调整。
改善与增加幼儿服务的政策考虑
在过往多份网志中,我都讲述了在改善幼儿服务的质和量时,四项重要的政策考虑,包括:
- 性别平等政策:在香港,照顾子女主要还是由妇女负责,增加幼儿服务,可以让更多妇女于寻找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点时,有真正的选择,从而更有利于达至男女平等。
- 人力政策:增加幼儿服务,可以释放妇女的劳动力。
- 生育政策:香港生育率之低是世界之最,改善及增加幼儿服务,可以减低父母生儿育女的障碍。
- 家庭政策:每一个儿童对社会整体的未来都十分重要,社会亦应负起部分的责任,协助父母发挥照顾及培育子女成长的功能。
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看现届政府就幼儿服务发展的策略方向:一是从服务量入手,包括提升幼儿中心的长远规划,以及中短期增加资助独立幼儿中心名额;二是从服务质素入手,优化人手比例;三是提升服务的可达性,提高幼儿中心的资助水平;四是减少支持服务的缺口,优化邻里支持幼儿照顾计划,发展幼儿园课余托管服务等。
制订服务规划比率
为提升幼儿照顾服务的长远规划,政府以人口为基础,为资助幼儿中心服务名额制订合适的规划比率,期望在房屋发展项目内预留合适场所作营运幼儿中心之用,更适切地响应新小区的服务需求。政府已于2020年3月将有关规划比率(即每25 000人口提供100个供3岁以下幼儿使用的名额)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
多管齐下增加资助幼儿中心名额
规划工作是长期的,要在中、短期增加服务量,政府便致力透过不同的发展项目,如卖地计划、「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公共屋邨发展或重建项目、市区重建项目、购置物业计划等,增加资助幼儿中心名额。
优化幼儿工作员的人手比例
由 2019年9月起,在资助日间幼儿中心,适用于0至2岁以下幼儿的人手比例已由1:8名优化为1:6名;2岁至3岁以下幼儿则由1:14优化为1:11。住宿幼儿中心的人手比例亦已于2019年9月作出相应调整。
提高幼儿中心服务的资助水平
政府在2019/20学年提高了受资助幼儿中心的资助水平,包括透过全额资助以承担因优化幼儿工作员人手比例而上升的成本,以及在2020年2月推出「幼儿中心家长津贴」,直接津贴家长缴付资助幼儿中心部分的服务费用,以纾缓家长的经济负担。自2019-20 年度起,受资助幼儿中心的资助水平由两成倍增至四成。
优化邻里支持幼儿照顾计划
政府已由2020年1月起给予营办邻里支持幼儿照顾计划的机构额外拨款,增加专业及支持人员,以加强对小区保姆的培训,并增加小区保姆的服务奖勵金,以鼓勵更多义工參与成为小区保姆。
发展幼儿园学童课余托管服务
政府亦于2020年4月完成探讨在合适的福利设施内为3至6岁幼儿提供课余托管服务,并自2021-22年度起分阶段重整19间互助幼儿中心,通过增加社工和支持人员的人数,转型为3至6岁以下学前儿童提供课余托管服务。截至今年8月,已有4间中心完成重整。
后语
上述众多已改善及加强的幼儿服务中,发展幼儿园学生课余托管是现届政府全新的措施。有关理念来自两方面:一是一项现有服务的使用率偏低,二是另有服务需要未能获得满足。在数年前,我还未加入政府,曾探访一间互助幼儿中心。互助幼儿中心透过推广小区居民发挥邻里互助精神,以协助解决幼儿照顾需要。理念很好,却在推行上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虽有义工,但人手不稳定,会出现有服务需要时因没有人手而未能提供支持,结果造成使用率偏低。另一方面,现时的课余托管服务则只提供予小学或以上的学生,有家长唯有让幼儿报读上、下午幼儿园长时间上课来解决托管的问题。在我上任不久,在探访一所小区中心时,留意到它有为一些幼儿园学生提供课余支持服务的试验计划。社会福利署经研究后,便决定透过重整互助幼儿中心,提供幼儿园学生的课余托管服务,加强对学前儿童的照顾服务。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日前到访位于深水埗的心宝学前儿童课余托管中心,视察重整后的服务。图示罗致光博士(前排左)参观中心的小朋友制作手作的情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