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服务规划重回轨道

2019年01月20日

前言

在我上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之前,由2014年中开始,已与多名不同大学的同事一起协助政府进行有关安老服务规划的工作,至2017年中完成。安老事务委员会亦于同年7月公布了《安老服务计划方案》(《方案》)。

《方案》当中有20个建议,而不少建议有分项a、b、c等等,部分分项更再细分为几点。这些建议在实施上亦有分短期、中期以至长期。其中一项短期工作,终于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了,这就是建议13a:「应重新在《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准则》)加入安老服务的规划比率」,当中包括长者地区中心、长者邻舍中心、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及社区照顾服务(包括日间护理中心及家居照顾服务)。以下重点的分析只集中院舍照顾服务,其他社区服务日后有机会再分享。

新院舍照顾服务规划比率

在草拟《方案》的安老服务规划比率时,政府是以推算2026年的服务需求为基础。重新写入《准则》的院舍照顾服务规划比率,为每1 000名65岁或以上的人口,设21.3个资助宿位1 ,即到2026年的目标约为46 200个资助宿位。

在2018年底,政府提供27 370个资助宿位。现时在计划兴建中的资助安老宿位,在2026-27年度或之前,新增的资助安老院将会有29间,提供约2 263个资助宿位。另外,在2018年《施政报告》,政府建议在未来5年会增加买位5 000个。我在较早前曾表达过这个数目是一个挑战,亦要视乎我们能否成功推动部分私营安老院提升其服务水平至甲一水平。虽然,要达致5 000个的时间或许有一、两年的延误,但目标相信是可达到的。换言之,到2026-27年度,我们还欠缺11 567个资助宿位。

此外,我们还有第一期「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特别计划」),透过非政府机构就其拥有的土地发展或重建,以提供多元化的津助及自负盈亏服务,当中包括约7 600个安老院舍宿位。若有关建议能顺利落实而资助宿位占六成或七成,即有4 560或5 320个资助宿位,亦即将2026-27年度的短缺减低至6 247至7 007个宿位。

综合上述的数字,再以平均每间安老院有约100个资助宿位计算,至2026年,我们仍欠约62间至70间安老院舍。换言之,现届政府内,劳工及福利局和社会福利署仍要努力觅地,兴建多62至70间安老院。其中一招,便是在今年内再推出第二期的「特别计划」,增加所需福利设施,包括安老院。然而由于兴建需时,一般要7、8年或更长,现时是2019年,故要进一步减低2026-27年度的短缺,有一定的难度。

后语

不少工作需时,单是将安老服务规划比率重新写入《准则》,都花了年半时间,而可以利用有关修订的规划标准产生作用,便要在日后开展或进行中的初期规划工作,才会有效果,到有实质服务单位因而出现,将会是10多年,约是2031年之后的事。

安老服务规划比率在《准则》消失了10年,现在重新出现,只是一个开始,其作用亦是长远的。不过,现在要增加服务供应的挑战虽然大,但更厉害的挑战是2031年之后的20至30年间,真正的高龄海啸才出现,亦是今天重写有关规划标准产生作用之时。

1 不包括非资助宿位。
有关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