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区编织人情网络
2016年11月27日
常听到很多人说:现今社会人与人关系疏离、缺少人情味、邻里互不相识、对独居长者缺乏关心。这一定程度反映很多现代都市的现象,但不是不可逆转,当很多有心人汇聚,彼此建立互信互助,整个社区可变成不一样。劳工及福利局辖下的社区投资共享基金,一直致力编织人情网络,让社区增添温暖。
政府在2002年注资3亿元成立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基金),积极推动各界参与建立社会资本,为社区增添「互信、互助、互动」,令香港更有人情味。
基金至今已批出4亿3,200万元拨款支持323个计划,有超过65万人次直接参与计划,其中包括逾8万名义工和8 700个协作伙伴热心参与,一同建立了逾2 000个互助网络。
建构社区能力,是基金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当有新区发展、新公共屋邨及重建公共屋邨落成时,基金会适时在当区积极推动各类计划,协助不同需要的居民,包括家庭照顾者、单亲家长、新来港家庭、缺乏关怀的青少年、独居长者或双老住户等。
例如当我于2008年就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不久,有见于天水围发生连串家庭事件,我们即时一口气开展14个基金资助计划,强化社区网络。其中包括我曾经介绍过的「晴天计划」,由一间中学与小学合作,开放校园让中学哥哥姐姐为区内有需要小学生课后补习,妇女义工则安排晚膳,好一幅社区共融图画。基金共资助35个在天水围推展的计划,评估显示曾参与计划的居民,身心健康状况和社区归属感都较强,有助预防家庭暴力及促进社区和谐。
张建宗参观天水围「晴天计划」下的校园托管服务,并与帮助小朋友温习的中学生义工倾谈。
去年,基金因应多个新公共屋邨落成,先后资助了18个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计划在新社区推行,连结新旧街坊筑起互助网络,支援新入伙居民。这些计划分布在九龙城、观塘、深水埗、上水、元朗、大埔、沙田及黄大仙等地区,其中12个以「楼长」形式推行。
这些计划有助推动新建或重建公共屋邨的居民建立邻里支援及互助网络,支援区内有需要的人士及家庭,例如妇女、长者、单亲家长、新来港家庭、护老者、残疾人士、长期病患者及青年人等,并期望达到社区转化,促使居民参与计划后逐渐成为助人者。
张建宗参观位于渔光邨的「渔光网络互助社」,听取义工介绍如何逐步建立起居民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助关怀。
为回应人口老化情况,基金在今年7月亦批出12个计划,为长者建立邻里支援网,加强对独居长者及双老家庭的关顾。
让我简单介绍一下何谓「楼长」,这是基金成功推广的「房、福、社」合作模式。「楼长」源于基金成立之初,香港仔的旧公共屋邨重建,许多居民要调迁,参与基金计划的机构遂组织旧居民关心新居民。我曾经多次参观探访不同的「楼长」计划,最记得一位妇女告诉我,她初来香港人生路不熟,丈夫又不喜欢她到处去,后来透过楼长计划,逐渐建立自信,主动关怀年长街坊,例如帮忙买餸和提重物,连带丈夫和儿子都受到激励,一家体会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真谛。这个模式十分成功,其后推广到不同地区,有效推动邻里互助。
昨天我出席了基金举行的周年论坛,论坛由早上举行的「社区好帮手」行动日展开序幕,有来自10个基金计划的「楼长」、居民义工和不同企业的义工,分别在港九新界十条公共屋邨,同一时间以不同方式关顾有需要的街坊,充份彰显了一个「互信、互助、互动」的社区是充满正能量和人情味的。
我早上也到了彩虹邨参与名为「喜安心」的计划,随「楼长」一起探访一位韩婆婆。这反映出除了新屋邨可藉「楼长」加强居民互助,随着香港人口老化,「楼长」在旧屋邨亦发挥重要的护老作用。
「楼长」其实是个「平凡」街坊,却肩负着一个「非凡」任务--就是担任所住大厦的「线人」,关顾左邻右里的需要,连结街坊,在遇到困难时守望相助,编织社区的支援网络。像上述由受助走向助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基金于2013年至2016年进行为期3年的社会资本成效评估结果显示:参与基金计划活动1年以上的受访者中,近半同时出任计划的义工,甚至在计划中扮演着领袖的角色,反映基金计划能成功促使参加者,由受助者转化为助人者。
结果亦显示,基金计划参加者及义工的社会资本在参与计划后提升6%,其中「社会参与」及「资讯和沟通」方面的升幅尤为显著。受访者参与计划后,抗逆力亦得以提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会懂得从更多不同途径寻求帮忙。当中受访者寻求「非政府组织」及「政府部门」协助的升幅最高,分别为14.6%及13.5%,反映社会资本计划能配合正规社会服务,促使有需要人士适时向相关服务机构求助。
未来我们将需要更多「社区好帮手」,一起本着「互信、互助」精神,透过互动交流,令香港更富人情味,积聚成属于每一个香港市民的丰厚社会资本。
(更多有关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助人自助的真实个案,可浏览基金网页www.ciif.gov.hk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