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日趨專業——確保安居 創造未來
2016年11月13日
每早當我離開家門去上班,第一件事是乘搭電梯,落到樓下首先會跟大堂的管理及保安人員說聲「早」,有時碰見負責清潔的工友亦會問句好。回到政府總部,首先遇見的是各位負責保安和大廈管理的人員,我們通常會親切地互相打招呼,我然後乘電梯回到辦公室,展開一天繁忙的日程。
試想出現電梯故障、大堂及走廊壞電燈、甚至家中水電煤設施出問題的時候,大家通常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管理處求助。這些生活小節相信大家都習以為常,沒有甚麼特別。但這些日常服務井然有序的發生,除了歸功這些前線人員,背後其實涉及不少協調、督導和策劃物業管理的學問。即使是在舊式樓宇工作,昔日人稱「看更」的管理員,要管的事情也不少,更遑論大型屋苑、工商樓宇、停車場以至商場的物業管理工作,就更加專業。
物業管理行業蓬勃發展,當中的工作亦越來越多元化、專門化和專業化。除了上述清潔、保安、設施日常維修,還有園藝、環保、會所管理、建築物維修保養等等,更涉及財務及資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法律應用、調解及人際關係技巧等,從業員實在需要軟硬技巧兼備。
根據早前有顧問研究估計,目前香港有800多間物業管理公司,其中300間為較大型公司,500間為中小型公司。而根據統計處資料,現時從事地產保養管理服務業的僱員人數約73 000人,佔香港總就業人數(約351萬(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的2%。但如果計及相關的保安及清潔服務,僱員人數超過220 000人,佔總就業人數約6%。
由於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管理從業員的角色日形重要,由民政事務局提出的《物業管理服務條例草案》已於今年5月獲立法會通過,為物業管理(物管)行業引入強制發牌制度,以提高物管公司及從業員的專業水平,並向公眾推廣妥善管理物業的觀念。條例訂明除提供單一服務的公司外(例如只提供清潔或保安服務的公司),所有提供物管服務的公司及擔任督導或管理職務的從業員,均須領取牌照。物管從業員的牌照分為第一級別的「註冊專業物業經理」以及第二級別的「持牌物業管理主任」,前者須符合較高的資歷要求。(至於沒有擔任督導或管理職務的前線人員,例如大廈管理員、清潔員及普通文員等,則無須領取物業管理人牌照。)由此可見,投身物業管理的年輕人,是走向專業和有晉升階梯的。
我早前出席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的廿六周年慶典時得悉,該會估計現時業內的經理及主任級從業員共有約11 000人,若按照政府《長遠房屋策略》的建屋數字(即未來10年單是住宅供應會增加460 000個單位),預計物管行業未來10 年需新增2 000個物業管理主任或經理級職位,這還未計其他新增的工商貿物業。該會會長向我表示,物管行業發展潛力大,鼓勵年輕人加入。
與此同時,前線人員例如保安員的需求亦十分殷切。因應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建議,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將「乙類保安人員許可證」(俗稱「B牌」)的年齡上限由65歲放寬至70歲。有關政策一方面可配合延長退休年齡的方向,釋放勞動力,另一方面亦可紓緩業界人手緊絀的情况。
自相關發牌準則修訂獲立法會通過並於去年12月18日生效以來,已有超過9 900名介乎60至69歲的人士成功申請或續領其「乙類保安人員許可證」,當中包括約600名新領牌照的人士,以及在新政策生效後年滿65歲而再續領「乙類保安人員許可證」的人士。此外,現時持有有效許可證的約300 000名保安人員當中,有約40 000名年齡介乎60至64歲的「乙類保安人員許可證」持有人,他們在未來5年可按個人意願及在通過體格檢查後申請續牌,在年滿65歲後,繼續擔任乙類保安工作。
物業管理可說是「安居樂業」的重要一環,亦是物業的增值服務,參與物業管理每一個環節的從業員,由上到下,每天默默地為住戶及客戶打點,實在值得大家欣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