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前路 踏出一步

2015年06月14日

考試季節剛剛過去,又是應屆中學畢業生開始認真思考前路的時候。

在香港,大部分家長和同學都認為,最理想的青雲路是順利升讀排名不俗的大學的尖子學系,但現實未必盡如人意。在面對就業或其他的進修路徑,同學和家長往往感到徬徨,難於抉擇。

部分中學畢業生可能會於畢業後選擇投入勞動市場,為照顧他們的職前培訓及就業需要,勞工處在五月至九月期間特別推出名為「就業創前路」的活動,全力協助畢業生掌握最新就業資訊、計劃事業路向及提升就業競爭力,預計有40 000人參與。

勞工處推行的「展翅青見計劃」,為15至24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離校青年人,提供全面的職前及在職培訓。計劃的前身是我當年出任勞工處處長時推出的兩個受歡迎的培訓和見習就業計劃(「展翅計劃」及「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勞工處於二○○九年九月把其加強整合為「展翅青見計劃」,五年多以來已有超過57 000名青年人受惠,而學員就業率亦高達七成。

為鼓勵僱主聘用青年人,並為他們提供在職培訓機會,僱主透過計劃聘用每名青年人可獲發培訓津貼每月最高3,000元,為期6至12個月。在二○一四/一五計劃年度(二○一四年九月一日至上(五)月底),共有超過1 200間公司或機構提供逾7 200個培訓職位空缺。

這數字反映出近年就業市場蓬勃。當有些年輕人抱怨自己沒有出路,其實最重要是他們是否願意看清前路,踏出一步。

「展翅青見計劃」致力與培訓機構、個別僱主或僱主組織合作,為青年人提供度身訂造,包含職前訓練及在職培訓的就業計劃,其中包括技術見習員、資訊系統支援、銷售、咖啡調配、特種警衞等多元化計劃,以及與機場發展息息相關的「機場大使」、「見習飛機維修員」及「客運服務員(地勤)」計劃。我常常強調「ABC」是香港三個充滿發展機遇的行業,其中「A」即airport,香港國際機場現時直接聘用超過65 000名員工,如果第三跑道系統啟用後,預計更將帶來123 000個直接職位,提供不少上進階梯。

近年勞工處把「邊學邊做」的見習培訓模式,引入及應用於零售業,又與款待業界合作「酒店營運培訓生培訓計劃」,最近更與本港三間主要文化企業合作,推出「優閲文化計劃」。

我前幾天便專程到其中一間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文化企業探望一班「新晉文化人」,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心聲。他們當中有中學和大專畢業生,對工作充滿熱誠。其中幾位透過「展翅青見計劃」獲得在職培訓機會的年輕朋友,都很珍惜這學習機會。我亦勉勵他們,在此學到的工作經驗,無論是顧客服務、貨架管理、櫥窗陳列等等,將來都可在其他範疇學以致用。

張建宗(前排右四)在探訪一間書店期間,與一班參與培訓的學員合照。前排右三為誠品生活副總經理蘇源拓。
張建宗(前排右四)在探訪一間書店期間,與一班參與培訓的學員合照。前排右三為誠品生活副總經理蘇源拓。

交談期間,一位青年朋友提出一個常常聽見的問題:他的中學同學很多都要投身一些「勞力」的工作,為甚麼政府不推動創造多些「寫字樓工」?無疑,我們有必要推動香港產業更趨多元化,讓不同志向的年輕人發揮所長。但與此同時,同學們和他們的家長亦應認清現實。今天當人人享受資訊科技的方便時,無可避免有一些傳統的工種已逐漸流失。他們尋找路向時應多考慮一些不能以機器代替人手的工種。

張建宗(左一)與學員傾談,了解他們對就業的期望。
張建宗(左一)與學員傾談,了解他們對就業的期望。

前紐約市長彭博曾經說過,今時今日一個水喉匠可能比一個擁有哈佛學位者就業更穩定和更有市場價值,實在值得大家思考。究竟應該視水喉匠為丟臉的粗活,還是憑着一技之長可以創業的機會?例如隨着香港人口高齡化,年輕人究竟視護老服務為厭惡行業,還是可以同心改造成令大家將來可安心養老的銀髮市場?政府的角色固然重要,但整體觀念的改變,才能真正推動社會向前。

擺在眼前的路或未能一步登天,但能夠提供機會和階梯,邊做邊學,逐步創建青雲路,又何必自我封鎖或虛耗光陰呢?務實地向前踏出一步,總勝原地踏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道理也適用於目前膠着和不容樂觀的政制發展局面。

張建宗(左一)與數名「展翅青見超新星」傾談,他們都是二○一四年「展翅青見計劃」的學員,並在培訓期間有顯著進步。
張建宗(左一)與數名「展翅青見超新星」傾談,他們都是二○一四年「展翅青見計劃」的學員,並在培訓期間有顯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