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風暴的聯想——良好僱傭措施有助共渡經濟困境
2019年9月15日
上星期有同事出門旅行,卻遇上颱風,除了行程遭到延誤外,更險些要流落東京街頭。他憶述在日本雖然知道有颱風,但料不到風力如此強勁,直到在的士往機場的路上被困車龍兩三句鐘,才知道機場已經十分混亂。他當機立斷決定採取應變方案,在就近車站轉車返回市內,幸運地在沿途一間酒店訂到僅餘一個房間。雖然要幾個人一起擠進去,但總算安然渡過黑夜,不用在機場與「萬七人」爭地方「打地鋪」。話說回來,當風暴的警報已經響起,大家便應盡可能提早計劃應變措施。這令我不期然聯想起香港現在面對的經濟前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於上月中(八月十五日)聯同包括我在內的六名局長以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的經濟情況評估及一系列「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的措施。他在本月初(九月四日)又公布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進一步支援中小企業措施。前者當中包括委託僱員再培訓局提供一項特別培訓計劃,協助因為行業不景而失業或者就業不足的人士,提升技能,增加競爭力,參與的學員在受訓期間亦會獲發特別津貼。繼司長的宣布後,勞工及福利局一直與僱員再培訓局積極溝通,商討計劃的具體細節,僱員再培訓局將會盡快公布計劃的詳情。
在保就業方面,僱主的角色十分重要。在八月中的記者會之後,我留意到香港僱主聯合會(聯會)隨即向其會員發出通告,指出香港要跨越今次的經濟低谷,可能需要花上比以往更長的時間及代價。作為良好僱傭行為的倡議者,聯會呼籲會員公司,當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商業決定以渡困境時,希望這些決定能盡量以保就業為首要目標。聯會續提醒會員,在機構營運出現重大變化時,應適切地與員工溝通。就此,我衷心感謝聯會的呼籲。
面對經濟不景,僱主難免需要以減低成本作為出路。我希望僱主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才作出裁減薪酬開支的決定。即使要這樣做,僱主亦應與僱員或其組織保持密切溝通,讓僱員了解公司的財政困境,諮詢及聆聽僱員的意見,以及取得他們的同意才推行任何裁減的措施。面對經濟困境,僱員亦應採取積極態度體諒僱主的困難,與僱主合作,共渡時艱。面對勞動市場在經濟前景不明朗所產生的挑戰,政府會積極採取應對策略,勞工處亦會繼續致力為勞資雙方提供不同服務,以協助僱主和僱員考慮和面對因應經濟環境轉變而需採取的措施。
事實上,不論經濟順逆,僱主和僱員的關係始終是唇齒相依。在經濟興旺的時候,員工眾志成城,固然可以為公司爭取更好的業績;而當面對經濟環境逆轉時,僱主更應加強與員工溝通,同舟共濟。企業如在困難時仍不忘履行社會責任,對機構的商業聲譽及形象,甚至生產力和客戶支持等都有正面的影響,長遠來說,是有回報的投資。僱主在計劃及推行任何可能改變僱員工作安排或影響僱員權益的措施前,緊記要充分諮詢員工,與他們坦誠磋商,建立互信,才能避免勞資糾紛及得到最佳效果。
香港過往經歷大大小小風暴都能平安渡過,主要是靠香港人互助互愛、互勵互勉及奮發自強的優秀基因。然而,此際我們正面對雙重暴風內外夾擊的不利處境,我深盼當前在香港本地衍生的「龍捲風」能盡快消弭,讓大家可群策群力,沉着應對逐漸臨近的外圍「經濟暴風」。當然,政府仍會在有需要時,推出更多支援的措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