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追夢

2017年09月24日

一連兩星期跟大家分享了香港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今天轉個話題談未來的社會棟樑—青少年和兒童培育,亦是現屆政府非常重視的一環。

行政長官的政綱強調與青年同行,鼓勵青年積極參與議政、論政和參政,邀有志公共事務的青年,不論政見,自薦參加法定組織及各諮詢委員會,共議政事。剛公布的兩位政治助理 — 包括即將加入勞工及福利局的馮興禮,都是八十後的年輕人。有趣的是,當傳媒報道他的背景時,卻不斷強調他是誰的兒子,甚至在官方照片未發布前,乾脆把他父親的照片放上報紙版面。我必須強調,每位加入問責團隊的成員,其實都有本身的能力和抱負,當「落場踢波」時,根本不可能「靠父幹」。事實上,今天出任司局長或在社會上身居要職的人士,大都是靠自己努力打拼成功。

然而,這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上普遍相信有良好「背景」的年輕人,便會有多些「exposure」(閱歷機會)及可能有較多發展機會,這便是「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兒童發展基金」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便是為每一位參加的基層兒童和青少年,提供一位義務友師(mentor)。透過友師個人成長的經驗,加上其社會網絡,補充參加者的社會資本不足。友師更作為參加者的成長嚮導,鼓勵跨階層、跨年齡互動,讓基層兒童增強自信,早日建立積極的人生觀,整體地改善他們向上流動及脫貧的機會。。

在二○○八年,政府成立了「兒童發展基金」。「兒童發展基金」(CDF)計劃除了上述的「社會資本」外,便是透過目標儲蓄(每月200元)配對商界的捐助及政府的鼓勵,兩年內共累積$14,400,作為財務資本(financial capital)。加上在計劃中所提供的培訓,及制定個人發展目標,利用累積資金,助參加者達成發展目標,增加其個人資本(human capital)。CDF可說是從個人、社會及財務三種資本入手,協助基層兒童及青少年發展。

我本人曾擔任首七年的督導委員會委員,為基金計劃提供政策意見以及監察實施情況。「兒童發展基金」累計已在全港各區推行了共156個計劃,有超過1萬4千名兒童受惠。我們見證着一位一位學員建立起自信和敢於追夢。今日稍後時間,我將會參與新一批兒童發展基金的啟動禮暨頒獎典禮,見證「兒童發展基金」信念如何在社區和學校內植根並開花結果。

今屆結業學員合共有二千六百多名,出席今日的典禮的結業學員會分享自己在參與計劃後的正面改變;同時亦會負責台前幕後不同崗位的工作,包括司儀、攝影、化妝、個人和團隊表演等,將所學成果表現給大眾,印證社區、家庭、商界及政府多方面協作對基層兒童長遠發展的積極作用。

透過「兒童發展基金」這個平台,我期望看到更多有技能又有向上精神的青少年,逾越艱難超越局限,為未來開拓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