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勞福筆記(一)

2020年3月01日

前言

特區政府在處理《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都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重大公布都會留待《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公布當日才公開,今次每位成年永久居民獲發放一萬元便是一個好例子。雖然之前坊間有不少「消息」流傳,但官員都要守口如瓶。當然,不同官員參與制定政策的程度不一,大部分其實都只是「知己不知彼」。

不論是在2月21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財委會)會議或是其他場合,我在回應各立法會議員及各界會否成立緊急失業援助金時,我只會講「要成立一個全新的制度,一般要18個月,最快的都要9個月,而今時今日受到影響的打工仔,不論是失業、開工不足、放無薪假,十分之廣泛,成立一個失業援助金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在上星期的網誌,我已解釋為何要如此長時間,在此不重複了。當然,由於有不少議員回應我的回答時都說:「不如就全民派錢吧!」,有傳媒在報導時遂指我可能是在暗示政府會派錢。事實上,我都是早大家兩日知道——因為我身兼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而財政司司長會邀請關愛基金,為來港未足7年而有經濟需要的新來港成人派發特別津貼,才得悉會派錢,而亦只是在公布當天才知道是每人一萬元。

如何向受影響市民提供援助?

由2019年下半年修例事件、中美貿易糾紛以至過往個多月的疫情,令多個行業如旅遊、零售、飲食、進出口貿易以至建造業等受到重創,其他行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就算是不少專業包括律師、會計師、私人執業醫生、工程師、建築師,乃至非資助服務的社工都受到影響,人數以百萬計,沒有受到影響的家庭應是極少數。

勞工及福利局收到非常多的意見要為不同行業及不同境況的巿民提供援助,就如因從內地(現在包括韓國大邱及慶尚北道、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倫巴第及威尼托地區和伊朗)回港要強制檢疫14天;不少居於內地每天回港返工的僱員因要照顧家人,或無法安排在港居所,而無法在這段時間回港工作;有部分居港及每天到內地工作的人士面對類似情況;亦有打工仔因被強制檢疫14天而無法開工,手停口停。若要為上述行業或個別情況的員工設計援助計劃,難以想像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答案已寫在牆上。

當然,全民派錢亦有反對及批評的聲音,包括認為有限資源應該有針對性,亦要有資源再分配效果。當年前任財政司司長問我的意見時,我也是如此回答1。若翻舊帳,大家或會發現我於2011年3月6日於《明報》發表一篇以「令人神傷的財政預算」為題的文章,批評當時政府轉軚將原來計劃向合資格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6,000元,改為向每名成年永久居民發放6,000元2。當然,今年的景況與當年,甚至是近幾年都十分不同,全民派錢才是最快最簡單地為不同情況的巿民紓困。最重要的是,今次不只是所有成年永久居民獲發一萬元,基層巿民在來年亦有以下的額外現金津貼(註:視乎資格和住戶成員組合及情況,不是每一個基層家庭都有以下的津貼):

1. 2019年10月的《施政報告》邀請關愛基金於來年發放兩輪的「非公屋、非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俗稱「N無津貼」)。關愛基金將於今年7月開始分階段接受第一輪的申請,而第二輪則由2021年1月開始分階段接受申請。以一個符合資格的4人家庭為例,每一輪可獲14,500元的津貼;
2. 2020年2月21日財委會通過的防疫抗疫基金,其中一項是合資格在職家庭津貼(職津)及學生資助住戶特別津貼3。以一個符合領取職津的四人家庭為例,若當中有兩名學童,其最高津貼金額為6,400元。目標是在六月底前開始發放,無需另行申請;
3. 在2019年提出的四輪紓困措施中,其中一項是給予中、小、幼學童的學生津貼每人2,500元。防疫抗疫基金將此款項增加至每人3,500元。如上述家庭,便可獲發7,000元。這項津貼將會在短期內分批發放,應是多項針對個人和家庭的津貼中最快落實的;
4. 在剛公布的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有以下針對基層巿民的現金津貼,而這些津貼將可在立法會通過《預算案》後約一個月發放:
  • 領取綜援的人士:一個月的額外標準金額。以一個單親家庭的一個成人兩個學童計,總標準金額現時為每月6,505元;
  • 長者生活津貼:一個月的額外金額,普通額現時為2,675元,高額為3,585元;
  • 傷殘津貼:一個月的額外金額,普通額現時是1,770元,高額是3,540元;
  • 高齡津貼(生果金):現時每月為1,385元;及
  • 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全額津貼每月為600元。

上述措施並未包括《財政預算案》中其他非現金津貼的紓困措施

後記

以上所有措施,絕大部分都是利用現有制度,所以可在較短時間內發放。以現時疫情而言,不論失業與否,絕大部分打工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若以家庭為單位,影響便更廣泛,對於基層巿民則更為嚴重。全民派錢,再加上利用與低收入家庭有關的制度「加碼」,某程度上向低收入家庭傾斜,便可達至既符合現屆政府的理財原則,亦同時可以盡快達致紓困的功能。雖然未必完全針對有特別需要人士(如失業人士),但上述多項措施所結成的網,應能為所有有需要人士提供基本的支援。當然,有部分人可能會獲得較其需要的為高,但若求達致快而廣泛的支援,這已是一個適中的平衡。

就如上述的第一輪「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早已包括在2019年8月15日公布的第一輪紓困措施中,但由於要經關愛基金專責小組及扶貧委員會批准撥款,又要建立新系統及聘請113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而前幾天才獲編配辦公室地點,故此要今年七月才可以接受申請。這已是幾經壓縮工作程序所得的時間表。

1 我作為現任問責官員,就不會公開我在政府內部所給的意見了。

2 講故事要說全套:當天文章亦批評派錢沒有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的份兒。文章是2011年3月6日刊登,不過亦只是在一日前,我作為時任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才收到「邀請」,希望由關愛基金協助向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年成員發放6,000元津貼;也是同日,我在往遮打花園參加集會途中於遮打花園旁接受了電視訪問,講了關愛基金這項計劃。

3 這取代了今年1月14日行政長官宣布的10項民生政策新措施中,兩項針對曾領取職津或各項學生資助計劃的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的家庭提供的有時限現金津貼。上星期網誌已作交代,簡單來說是這兩項措施經詳細研究後,在今年底前推行都十分困難,所以透過防疫抗疫基金發放一項更快、條件更寬鬆的特別津貼。